海内外大咖们分享--如何用公共艺术提升城市形象
由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广州市高效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广州(国际)演艺设备、智能声光产品技术展览会”(GETshow)于5月8日在广州琶洲保利博览馆隆重举行。
除了展览,5月9日期间携手南方都市报CBDTIMES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提升城市形象”的分场论坛,来自演艺设备行业、建筑界、雕塑界以及数字艺术方面的行业领军人、专业学者和艺术家就议题共同进行了探讨。
现场:
来一场跨界的头脑风暴
论坛现场,来自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会长王锐祥作为嘉宾出席并致辞,王锐祥表示,用公共艺术提升城市形象这个主题表示认同,在他看来,“新的技术要有艺术载体来呈现。”
加拿大陈诗亮:用声光电玩出新花样
论坛当天,屋外飘着阵雨,在保利会展中心内,来自加拿大的分享嘉宾陈诗亮以自己真实发生的案例作为讲解的素材,在现场展示了他在公共艺术如何应用到开放性、交叉互动艺术时,介绍了一个模拟天气声音的项目。现场播放出刮风、下雨的声音,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极大兴趣。
陈诗亮是一位积极从事数字艺术创业和设计咨询的新一代创作者,在当天活动上,他带来的主题分享是:公共艺术让社区能在公共空间与艺术互动。
除了分享他在过来一些和社区互动相关的创作,在陈诗亮看来,吉祥物的创建也是公共艺术应用的一种极佳形式。他列举了此前和北京太古里一家咖啡店合作了吉祥物形象,陈诗亮认为,吉祥物应用到位同样非常吸引年轻人。
锐丰文化黄志辉:公共艺术,让广州变成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分享嘉宾之一的广州市锐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州国际灯光节总策划黄志辉则分享了锐丰文化在广州国际灯光节和2018春节花市活动上,如何通过灯光秀和广州传统地标相结合,打造出属于广州的城市新名片。
为提升广州城市形象,锐丰文化近年来几乎包揽了广州市城市灯光艺术项目,从广州国际灯光节,今年年初,广州花市期间“广州过年,花城看花”活动的一大重点地标;再到猎德桥“珠江之背”换新颜,穿上新外衣。
黄志辉通过实例,告诉听众,公共艺术,让广州变成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公共艺术活动成为城市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
珠江灯光梁志远:
演艺设备行业的思与行,融合跨界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在分享环节,还有来自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珠江灯光董事长梁志远,作为行业的领军人,从事舞台灯光30多年的经验,如今也开始在城市景观方向发力。如何运用到景观灯光和文化旅游?梁志远就“用灯光艺术提升城市形象”的主题展开分享。
在现场,梁志远直接点出目前城市亮化行业问题和挑战:同质化严重,“千城一面”。他认为,在整体性、差异性、艺术个性、城市功能、建筑个性方面,还需努力。
他认为,未来灯光行业的趋势是:个性化、人文主题化、 艺术科技化、节能环保化。
如何应对挑战?梁志远认为,跨界融合是关键:人才+技术+产品。“建筑艺术、视觉艺术、舞美艺术、智能技术,多个行业融合,相信能给城市灯光造成质的飞跃。”梁志远表示。
论坛环节:
除了分享环节,在当天活动上,还有实力业者、有建筑、雕塑、文化创意等各领域的专家大咖齐聚一堂,就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的提升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又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来提升城市形象呢?这一议题展开了讨论。
从广州国际灯光节说起,这个节现在已经连续举办了7年了,已经发展成为了法国里昂、澳大利亚悉尼灯光节齐名的世界三大灯光节之一,并在2015年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光年大型文化活动,可以说是一张不不折不扣的代表广州城市形象的新名片,这个案例应该说给了人们在公共艺术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和思考。
作为灯光节的总策划,黄志辉分享了广州国际灯光节这个大IP的诞生故事。
据介绍,2010年,广州亚运以后,海心沙和花城广场利用率不高,空置的写字楼、商铺非常多。广州市政府思考,有没有什么活动可在10-11月举办,让珠江新城“盘活”。2010年提案到11年立项时国内没有类似项目。如今灯光节已成为了国际级别的盛会。
谈到城市灯光,来自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介绍,200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表现性灯光时代——让灯光变成一种媒介。“中国的一线都市已经将城市形象和媒介紧密相连。”不仅仅是地标建筑等,冯原把新的科技对媒介的拓展,都看成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
冯原分析广州公共艺术发展。他十分强调广州塔对广州的意义:“广州塔塑造了新的广州、面向未来的广州的形象。广州塔的建设表明了广州迈向全球城市的决心。”
同样是艺术界学者,来自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材料雕塑室主任夏天则认为,目前城市雕塑的形态已发生变化,不再以大家熟悉的青铜、石头等传统载体。公共艺术的形态一直在发生变化,声光电等新载体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他同时提议,可否把广州国际灯光节的优秀作品永久性留在广州,持续为广州增光添彩?
做论坛环节中的跨界嘉宾之一,Mac121视觉设计培训师,TBMstudio视觉设计师曹雨西首先介绍了何为数字艺术:用电脑,软件或者代码做好玩的图形。曹雨西认为现在广州是做公共艺术的好时期。据介绍,在国外做项目,周期长,在广州,有良好的硬件基础。他非常认同冯原刚刚提及的“文化的发生地”概念,认为现在就是让更多新点子“发生”在广州的极好的时间节点。
加拿大艺术家陈诗亮介绍了圣地亚哥一次大型公共艺术用于城市形象的例子:运用大型互动装置,引起广泛人群参与,他认为广州可适当借鉴。“抓住别人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引起充分广泛的讨论。”
关于GETshow:
砥砺八载,GETshow吸引了海内外观众超过35万人次
后奥运时期的广东演艺设备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文化演出市场的繁荣、各地经济的不断增长,尤其是大型演艺活动的不断举办,专业音响灯光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灯光艺术的要求逐步提高,市场需求随之加大。
嘉宾梁志远认为,灯光是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媒介。“2010年为分水岭,城市照明行业是传统照明时代。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照明技术的提升,城市照明已成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点和“文脉”——景观照明为城市形象塑造更强的现代风貌。”
2011年开始,商会结合行业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集合全体会员力量主办“广州(国际)演艺设备、智能声光产品技术展览会”(GETshow)。截止到目前,已成功举办8届的GETshow,累计服务参展企业超过3000家,吸引海内外专业观众35万人次,每届展馆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
有参与者表示,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在极大拉近参展企业与全球采购商之间的距离,并发挥专业平台优势,促进双方的沟通交流,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
GETshow展会的成功,离不开广州的产业基础
广东作为最早发展舞台灯光音响行业的地区,涵盖了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在广东聚集了全国超过80%的生产企业,演艺设备行业产业链的各个细分领域,包括专业灯光、音响、麦克风、舞台、会议系统、LED屏及周边配件等。
广州本土民营企业打入国际盛会现场的案例比比皆是:锐丰科技是中国民族音响品牌奥运会及亚运会独家音响供货商;珠江灯光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电脑灯生产企业;浩洋电子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的企业……
伴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广东演艺设备行业涌现出一大批朝气蓬勃的企业,它们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能力,拥有现代化的厂区厂房、先进的数控加工生产设备以及大量的研发技术队伍和产业工人队伍。涵盖音响及设备类、灯光及设备系统类、舞台机械设备与技术类和智能控制技术与设备类,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北京奥运会、深圳大运会、南非世界杯、南京青奥会、杭州G20峰会、广州财富论坛、韩国冬奥会等国际赛事与重要活动。